中国园林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
北方园林,因为北方多为都城,皇室王族多居住在此,所以北方的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私人园林极少。皇家园林的特点是: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建筑风格多姿多彩;功能齐全。
南方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突出特点就是小巧玲珑,清秀淡雅,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还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学源头,都当推宋朝。园林是中国文人关于理想的承载场所,宋式园林不仅取向自然,更蕴含文人对世界的理性思考。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于斯尽矣”
据各种文献的描述看来,艮岳称得起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水平,它把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加以高度的概括、提炼,典型化而缩移摹写。艮岳的建造从艺术角度来说,它藏自然山水美与人工美于一体,括天下之绝,含古今之胜,是集古代南北园林建筑大成之作。
(1)法国园林则属于平面图案式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其选址比较灵活。法国园林中有许多成功之作就曾将沼泽等不利地形, 改造成美丽的园林景观。(2) 法国园林善于利用宽阔的园路形成贯通的透视线,此外还采取了设置水渠的方法以构造出前所未有的恢宏园景。(3) 法国园林在平面构图上采用了意大利园林轴线对称的手法, 主轴线从建筑物开始沿一条直线沿伸, 以该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其他部分。园林形式以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4、法国园林十分重视用水,认为水是造园不可或缺的要素, 巧妙地规划水景, 特别是善用流水是表现庭园生机活力的有效手段。法式风格花园不很看重雕塑、廊柱的安置运用,更看重对各种攀附藤类植物的棚架、凉台、观景台的设计。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规则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
你好,1.《苏幕遮·燕子来时新社》(唐·欧阳修)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风软带花香。
谁家红笼小翠,宛转宫前属夕阳。
2.《山中问答》(唐·白居易)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3.《鹿柴》(唐·王之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浣溪沙·游月山庄》(唐·李清照)
清溪流过碧山头,苍茫古木蔓延柔。
林外有鹿呼孤影,院中无人月照流。
5.《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夜泊牛渚怀古》(唐·杜甫)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高壮观天地,大江茫茫去无边。
7.《长恨歌》(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苏州拙政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江南古典园林典范。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拙政园占地5公顷,总体布局也以水池为中心,各类建筑皆临水而立,亭树楼阁倒映水中,相互映衬。拙政园分东、西、中三部分,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
中式园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精美的景致,让人们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深邃和艺术的美感。漫步在中式园林中,你会被那曲径通幽的景致、错落有致的建筑和绿树成荫的小路所吸引。文案可以这样描述:“中式园林,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匠心独运。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古人的智慧,感受自然的恬静,品味生活的诗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韵味的世界,体验中式园林的独特魅力。”
1.
步行适宜距离:
L
=
500.0m
2.
负重行走距离:
L
=
300.0m
3.
正常目视距离:
L<
100.0m
4.
观枝形:
L<
30.0m
5.
赏花:
L
=
9.0m
6.
心理安全距离:
L
=
3.0m
7.
谈话距离:
L>
0.70m
8.
居住区道路:
W>
20.0m
;
小区路:
W
=
6.0
~
9.0m
;
组团路:
W
=
3.0
~
5.0m
;
宅间小路:
W
>2.50m
;
园路、人行道、坡道宽:
W
=
1.20m
,
轮椅通过:
W
≥
1.50m
,轮椅交错:
W
≥
1.80m
。
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
120.0m,
尽端回车场:
S>
12.0m
x
12.0m
。
楼梯踏步:室内:
H
<
0.15m
,
W
>
0.26m
;室外:
H
=
0
.12
~
0.16m
,
W
=
0.30m
~
0.35m
;
可坐踏步:
H
=
0.20
~
0.35m
,
W
=
0.40
~
0.60m
。
台阶长度超过
3
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
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
W<1.20m
。
中式园林的优点是:
1、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
2、植物繁多。花木有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了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也很严格。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都追求自然美。
二讲色美,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斑驳的狼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三讲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过浓,有娇柔之嫌;也不可过淡,有意犹难尽之妨。四讲境界,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的衬托作用,往往和园主的精神境界有关。
3、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1、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
2、植物繁多。花木有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了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也很严格。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都追求自然美。
二讲色美,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斑驳的狼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三讲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过浓,有娇柔之嫌;也不可过淡,有意犹难尽之妨。四讲境界,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的衬托作用,往往和园主的精神境界有关。
3、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中式园林的特点有:1. 注重自然和谐:中式园林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力求还原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自然的氛围。2. 强调隐藏性和留白:中式园林注重隐藏花木,以示弦外之音的意境,强调空间的留白和对景观的隐去,以增加人们的遐想和联想的空间。3. 打造亭台楼阁:中式园林中的建筑物多是亭台楼阁,其设计常常以木结构为主,形式独特,造型雅致,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4. 加入水景元素:中式园林常常以水景为主要元素之一,通过运用湖泊、池塘、溪流等水体构建出多样的水景效果,增加园林的景致和观赏价值。5. 布局追求对称:中式园林注重空间和谐的对称布局,以纵横交错的景观线条、整齐划一的建筑布置给人以整洁、稳定、安宁的感觉。6. 渲染季节气候:中式园林注重在造园中表达对四季变化的体察和回应,通过绿色植被、花卉的选择、摆放与展示,以及景物的调整与更替,强调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