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红木。
属于热带常绿大乔木,也称之为“老红木”或“酸枝”,新切割的红酸枝本身会带有酸香气,味道淡淡的很迷人,所以也叫酸枝。是隶豆科黄檀属,产地主要在印度,东南亚、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木材本身颜色鲜艳美观,心材的颜色比较深,为红褐色到紫红色 木材本身还含有苯环、羰基、乙烯基、松柏基等发色基团,使颜色更为鲜亮优美,纹理比较暗带有黑色的青筋,自然流畅,看起来很舒服,密度大,油性也比较大。
是国标红木
越南红酸枝是俗称,学名叫交趾黄檀。主要有四个产地国,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每个地方的总特征有些不一样,但大红酸枝木的发红程度、黑筋多少、气干密度大小、纹路大小形状等会有些差异!越南酸枝油性大、手头重、花纹直、数年后色深沉老辣;老挝酸枝油性也大、手头略轻、木性韧、花纹美丽、数年后层次更丰富,貌似紫檀。
越南红酸枝并不是红木。红木是指一类贵重的红色木材,主要包括红檀、紫檀、红木等。而越南红酸枝是一种原产于越南的树种,其木材颜色较为深红,但它并不属于红木的范畴。红木通常用于高级家具、艺术品等的制作,而越南红酸枝则常用于木质地板、家具、音箱等的制作。虽然它的颜色相近,但由于品种不同,其性质、产地和用途也有所区别。
为什么同一种红木 原料的价格却有很大的不同呢?
因为影响红木原料价格的因素除了产地以外还有就是材径的大小不同。
首先我们来讲产地的因素
同样的大红酸枝 有很多产地的 例:柬埔寨、泰国、老挝、越南等。
老挝料基本特性有三。一是,花纹漂亮,是黑色的纹理较多,纹理层次感分明;二是,油性大,有光泽,开裂系数小;三是,密度大。毕竟北部料都是高山地区,环境恶劣,生长缓慢。醋酸味淡而纯正,但至密的黑筋也就形成了常说的“黑料”。
大多沉水料 俗称老红木,在明清两代,老红木与小叶紫檀、黄花梨并称为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
柬埔寨、泰国料则是因为主产地资源的稀缺性后来才采用的,小部分沉水或半沉半浮,大部分不沉水,颜色淡,油性不足,黑筋少,材质一般。
能值得一提的也就是越南料,生长速度要快些,也是料较新的缘故,较老挝料会偏红偏黄些,黑筋粗大,红底飘黑筋,油性也不错,大多沉水,也有半浮沉。但材质密度上还是较老挝料会欠缺些,但醋酸味会明显些。
过去也只认老挝的黑料,价格也一直是翘楚,望而不可及,可遇不可求。
所以同材径的情况下,老挝料的价格会高于越南料高于柬埔寨和泰国料。由于新国标的出现,材质的鉴定只到“种”,不再区分具体产地。所以各产地的都可以叫大红酸枝。
但是呢,凡事不绝对,老挝也会砍伐嫩料,越南也会有充分成长的好料出产,地区品质的好与坏是大体相对而言。
另一方面,同产地的料会区分材料的直径大小。具体可以划分 <20CM级别、20~40cm级、40~60cm级。此为还有某些树种生长的更大,会再划分60~80cm级,100cm级等等...
所以同产地的木料,原料的价格又会因为规格的大小而不同,甚至是以倍数增长。
你要问清楚商家,是什么样的酸枝, 有黑酸枝,白酸枝还有红酸枝。产地的东南亚和印尼的酸枝才算国产红木。
非洲酸枝,南美酸枝,东非酸枝等等都是打着“酸枝”擦边球,并不是真正的国产酸枝。
因为你的图片不够清晰,所以得问清楚商家,或者拍清楚图片给我,私聊我也可以。
“一黄二紫三红”,清朝的中后期,在黄花梨与紫檀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大红酸枝正式走上了前台。 虽同为交趾黄檀,但市场上大红酸枝的材质却有明显的区别。在此,转载资深红木人郭永忠(大叶檀先生)关于大红酸枝分级与识别的文章,供诸位木友了解。 交趾黄檀(俗称老挝大红酸枝)的分级和识别,大叶檀先生此前已经多次讲过。日前帮朋友鉴定过的一批来自老挝北部的交趾黄檀,据说在销售过程中,个别买家说是花枝,多数买家坦诚没见过,不能确定是啥料。 据市场人士介绍,红木界绝大多数人识别交趾黄檀的优劣,都以黑筋粗细(越粗越好)、醋酸味是否浓郁(越浓越好)为依归。 在此不得不指出:这种识别方法是有严重问题的! 第一,在交趾黄檀中,大体上会因维度高低、高山或丘陵平原而形成材质上的优劣差异。这种差异虽然不是很大,但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的。主要表现在气干密度高低和油性上面。一般来说,高山地区的交趾黄檀,材质普遍优于丘陵或平原地区的;纬度偏北一些的材质往往略优于维度偏南一些的;高山地区的交趾黄檀,气干密度略大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高山地区的交趾黄檀,油性也要略大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的。以交趾黄檀干透了的料来说,北部山区料几乎全是沉水料,材质上佳;中部地区的料绝大部分沉水,有少数半沉半浮,材质次之;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料则部分沉水,部分半沉半浮,部分不沉水,材质一般。 第二,黑筋较粗的料主要是中南部地区的,北部地区的料底色普遍偏深,而且存放时间越长底色越黑,树越老底色越黑,但黑筋都不明显(其实是因为材质过细,而较细的黑筋密布所致)。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的料,新料底色往往呈现红黄色,把黑筋反衬得非常分明,有点类似南美的微凹黄檀,红木界许多人对红木认识肤浅,他们喜欢追逐的恰恰是这种材质一般的货色。当然,北部料中也有个别的料具有较粗的黑筋,但这种料的结构密度明显要疏松一些,干透之后入水半沉半浮。 第三,所有酸枝木(包括红酸枝和黑酸枝)都是有酸香气的。一般来说,红酸枝的酸香味普遍浓于黑酸枝。这是因为黑酸枝材质密度普遍高于红酸枝的缘故。换句话说,就材质而论,黑酸枝普遍优于红酸枝。在交趾黄檀中,同样是材质越好的料,酸香味越淡的(所有木材都是材质越紧密,味道越难以散发出来的)。其中的成因很简单:第一,无论哪种木材,都是材质越细密的味道越淡。第二,交趾黄檀材质最好的北部料生长于老挝北部高山地区,通风情况好,土地瘠薄,树木生长比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缓慢得多,虽然结构更为紧密,材质更为细腻,油性也更重,但气味发散也更充分;而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的土壤肥沃,土地和空气中的酸臭味道本来就要重得多,加上通风透气性差,树木生长过程中各种气味不能充分发散。因此,说酸香味越浓的酸枝木越好,实在是刚好弄反了! 这就跟同科同属的两种香枝木一样:海南香枝木的气味要弱得多,而长山山脉中部的香枝木香味却要浓郁得多,但并没有人会因此说越黄比海黄更好的,客观上也是海黄材质更好。 第四,从中国传统木文化的角度看,在清朝时期,由于紫檀木日益稀缺,人们开始寻找紫檀木的替代材料。在经过多年选择之后,人们找到了红木(交趾黄檀)。但宫廷和京都地区的大官显贵们认可的红木(交趾黄檀),恰恰是材质上佳、底色偏深的材料,北方人直接将这种红木俗称为“黑料”。从实际出产看,这种黑料基本都是出产于老挝北部山区(储量非常有限),中部地区一部分自然生长到老的料也是黑料,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是很难见到这种黑料的。这种“黑料”才是正宗的紫檀木替代品,不能说所有的大红酸枝(老挝红酸枝、交趾黄檀)都可以作为紫檀木替代品的。 下面,用图片配文字加以说明——
上图这种交趾黄檀黑料大料是难得一见的,可以直接作为收藏品。
上图为老挝北部料端头照片,因为灰尘厚,看不出颜色效果,但密度很大还是感觉得出来。
上图虽然都是北部料,中间那块板子砍伐时间不长,连树皮都没有干透,心材颜色偏浅,呈红褐色(跟南部料存放一年左右的情形差不多),黑筋不明显(那些黑色线条不是黑筋,而是锯解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越变越深,直到呈现黑褐色。
上图虽是产于同一个地方的交趾黄檀北部料,但因生长年限、砍伐时间长短所形成的心材色差还是很大。靠近底部的大板料,因树木更老,砍伐后存放的时间更长,颜色要深很多哦。
上图刚刚用水冲洗过的北部料(黑料)大料心材,黑筋不是粗条状而是片状,且并不十分明显。这根料砍伐时间不长,颜色并不太黑。
交趾黄檀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料,砍伐一年以上。
上图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北部料(黑料)小料,存放三年左右。
上图交趾黄檀(老挝大红酸枝)北部料老料特写放大效果。这种料常常会被误认为黑酸枝(黑黄檀)的,但它的的确确是交趾黄檀,而且是最上等的大红酸枝。
上图老挝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中部料,砍伐半年以上
上图老挝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北部料半年料横切面效果图。 不熟悉亚洲三种红酸枝的人,会把这种料当成花枝(巴厘黄檀),因为黑筋较细。但这是错误的!花枝的底色要比这个浅一些,而且花枝绝对不会有如此密集的黑筋!黑筋密布,正是北部料底色偏深的原因。
上图大红酸枝(交趾黄檀)老挝中部料。
上图老挝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中部料中,也有这种心材颜色偏深的黑料。
上图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中部料,大料相对容易找到一些。
上图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中部料,虽然算得上较老的料,但底色还是偏浅一些。黑筋虽不明显,但不能认为它是花枝的!
上图老挝大红酸枝中部料,虽然黑筋不明显,但自然生长期很长,较长时间存放后就变成了黑料,上等货色啊!
上图大红酸枝(交趾黄檀)柬埔寨料老料。这种料的酸香味很浓郁,但跟北部料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密度、油性要差得多。这种货色如何能够作为紫檀木的替代材料呢?
上图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南部料,黑筋倒是很明显,也很粗大,但材质却无法跟北部料相提并论。 根据木材学常识我们就可以知道,同一个树种,高山地区的料,在材质、油性、密度方面,一般都要优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的料。 至于那种将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出产的酸香气更浓的料,说成是比中部料甚至北部料更好的说法,是在老挝中部料已经很难找到,而北部料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情况下,商家们只好炒作柬埔寨料的结果。 关于北部料(黑料)的问题,还要补充说明几点: 第一,由于老挝北部地区山高林深,交通极为蔽塞,靠近森林地区至今任然没有正规公路,所以这一地区的大红酸枝是很少有货投放市场的。这就是北部料“可遇而不可求”的缘故,也是大多数业内人士不认识北部料的客观原因。但并不能说国内没人认识这种货,一些有数十年开料经验的老木匠还是见过的。 第二,北部料的酸香味最淡(但最纯正),但材质最好,油性更足,是可以通过任何科学手段检验的。 第三,北部料很少有粗线条的黑筋,但底色普遍偏深,而且越老越黑(有些不熟悉酸枝木的人还把这种料说成是“黑酸枝”),也可以理解为是大面积黑筋,甚至可以说不是黑筋不明显,而是黑筋太过密集之故。北部料制作成家具,的确接近于紫檀木的外观效果(这是红黄底色的南部料所无法企及的)。而且,是一种极品交趾黄檀,气干密度还大于紫檀木,油性极重,底色很深,完全看不出黑筋,这种料也仅仅产于北部山区的一个很小的地域内。按照我对木材价值的理解,北部料才是大红酸枝中的顶级货色,其价值应该比南部料高出30-50%左右。鉴于北部料数量极为有限,从使用的角度而论,用于制作家具还是显得奢侈了些,建议主要用来制作高级红木工艺品,而其中的超级大料,可以直接成为收藏品。 第四,在民间木文化中,“北部料”并非仅仅指交趾黄檀,也包括越南黄花梨的。即指产于老挝和越南北部山区的越南香枝木,要比中部地区的材质好很多,虽然香气没有中部香枝木浓郁,但不刺鼻,更纯正,接近海南香枝木。
是的,他是红木,但是它是红木当中比较档次低的一种,一般较为好的酸枝木,红木都生长在南方地区由于其生长较快,余说比较充沛,在其地上所有的矿物质比较丰富,所以生长起来的木质比较好
首先小编的回答了肯定的,印尼黑酸枝就是国标和红木。印尼黑酸枝的官方学名俗称阔叶黄檀,呈紫褐色或者深褐色,纹理交错生长年轮不明显,有一定的黑筋。气干密度0.751.04g/cm3,多数在0.82g/cm3左右。国标红木中的的中端产品,唯一一个可以与缅甸花梨比美的中端红木,一个色泽亮丽,一个色泽深沉,深得中老年红木爱好者的喜欢。印尼黑酸枝,也有人说是软木头,更有夸张的说法是一拳能打个坑的木头,由于木材本身的原因,密度小,重量轻,相比其它酸枝木红木家具来说,印尼黑酸枝偏软,也并不是大家所说的那样。毕竟消费者心目中的酸枝要不就是密度大,可沉水,油性足的上等材质。
东酸枝木根本不是红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GB/T18107-2000 红木(Hongmu),东酸枝不是红木。
东酸枝木学名叫古夷苏木,也称伯克苏木,产于非洲,属于苏木科,心材明显,红褐紫色或红褐色,具深紫色条纹;边材白色或浅黄褐色。
酸梨枝是红木,酸梨枝在红木中排名第三,酸梨木又称红酸枝木,隶豆科,黄檀属。由于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酸梨木作为红木木材,是有历史渊源的。清代中期以来,紫檀(檀香紫檀)和黄花梨(降香黄檀)日渐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