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是一门非常专业的乐器,音乐学院有古典吉他专业。但是现在市面上到处是建议民谣吉他的,因为古典吉他正宗的老师很少。据悉,苏州只有园区湖东乐嘉大厦的欧古艺术 有很规范的古典吉他教学,是真的古典吉他教学。
简称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并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 ·始建于春秋吴国,到清末已有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19处。 ·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开放时间 08:00-12: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各个园林开放时间不同,请以具体景区官网或现场公示为准
门票攻略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各个园林票价不同,请以具体景区官网或现场公示为准
交通攻略乘坐公交518路、 112路、 55路、 262路、 202路 、游2 、50东线、50西线 、游5南线、811路、529路、游1、游5北线、游1北线、游1南线、309路至工人文化宫站下车步行可达。
用时参考3小时以上
电话0512-65194375 0512-68123123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沧浪亭街3号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
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
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江南园林分为江南古典园林和江南现代园林两种,而古典园林较为著名,江南古典园林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苏州古典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其中狮子林、沧浪亭、留园和拙政园,统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建于元代的古典名园狮子林有个景点叫立雪堂,蕴含的典故是大家熟知的程门立雪。
“北宋兄弟二程”之一的程颐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思想家,二十四岁便在开封收徒讲学。一次,他的学生杨时和游酢去河南程府拜访并求教老师。
时正隆冬,只见程颐老师正在厅堂内闭目养神,其实是佯睡观察。两位弟子见此情形,悄然退出,在院中静候。
不期,天始降雪,两人冒雪静待,等了好长时间,程颐才睁开双眼,只见大雪已埋没学生的脚背。典故提倡和渲染的是尊师重教的传统思想。
苏州园林的起源非常的早,如今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是唐人陆广微在《吴地记》中所写的吴王寿梦的“夏驾湖”。
明清时期,苏州造园艺术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多处。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不刺眼,墙壁为白色。
有假山,都是太湖石,特点瘦,漏,邹,透,刍!
您好,根据您的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古典红木家具,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交流一下。
第一:您的房子装修风格,色彩是怎么选择的呢,跟古典红木家具需要能搭配。
第二:您对古典红木家具了解多少呢。
第三:您的购买预算是多少?普通红木家具预算不需要多少。
红木家具发展到现如今有了,老古典,新古典,新中式等多种风格,它们都是传承于最初的明式,清式风格,根据时间,人为因素变化现在市面上大多数都是新古典以及新中式的红木家具。
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以前的全手工家具制作方式已经逐渐被丢弃了,为了让产品出产率提高,不得不使用流水线方式,进行半人工半机械化生产,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从木材锻料取板,再到烘干,木工,雕刻,打磨,上漆或上蜡全过程只需要两个月到三个月就可以完成批量生产出库。
烘干:明清时期对红木材料烘干处理十分讲究。红木原料要在通风的阴凉处存放10年以上,此后才将圆料锯成厚6-7厘米的板材,再放在阴凉通风处,平置、悬架起来,撒上生石灰,以起杀虫、吸水、定形的作用,放置几个月至数年。放置期间还要定期倒料,让红木干燥均匀,避免变形。
木材除了进行自然干燥之外,还要进行烘干处理。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的烘干炉设备,那么怎样进行木材烘干处理?
虽然古代没有烘干炉,但有窑。临制作家具之前,要将红木板材送到窑中烘干两三次,每次温度不能太高,要一点一点地排出木料里的水分。因为木料太干燥也不利于长久的存放。之后,还要放置阴凉通风处,让木材以自然的方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几个月后,经过长时间处理过的红木,才能用来制作家具。经如此干燥后的木材,用于制作红木家具,其木材性能、工艺性能极为优越,并且全部都是匠人手工制作,材,艺,型都做到位了,所以这是古典老红木家具之所以名贵的原因。
现代的古典红木家具有一部分厂家经现代科技的烘干设备,通过古典工艺流程,制作出的家具也是能够传承几代人的。
一般古典红木家具自带纹路,雕刻图形来点缀,造型以优雅,厚重,简约为主,房子不需要特别浓重鲜艳的色彩,普通的白色就能很好的搭配,装修风格以简约或中式家装风格就能完美搭配。
红木家具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汉族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意思。
拔步床的价格是比较贵的,因为用料多,工艺复杂。谢谢苏州园林的文化意味: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苏州古典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古典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苏州古典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古典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苏州古典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古典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摹。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古典园林”。1978年4月,时任英国保守党领袖的撒切尔夫人来苏州访问游览拙政园,在经过“别有洞天”时,留下了经典的瞬间:深邃的月洞门仿佛一条时空隧道,连接起东西方的友谊,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