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是中国传统的名贵硬木之一,因其色泽鲜艳夺目、质地纹理独特而倍受喜爱。而在红木家具的世界中,存在着一种特别的红木,被称为红酸枝类红木。那么,什么叫红酸枝类红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红酸枝,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红色为主的红木材料。它来自于一种名为红酸枝的植物,其学名为Dalbergia stevensonii。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例如缅甸、泰国、老挝等地。红酸枝因为其红色的特点而备受瞩目,被广泛应用于红木家具的制作。
红酸枝类红木则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与红酸枝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系列红木材料。除了红酸枝本身,还包括了其他与红酸枝类似的红木种类,例如金丝楠、鸡翅木、花梨木等等。这些红木材料在色泽、纹理和硬度等方面都与红酸枝相近,因此被划分为红酸枝类红木。
红酸枝类红木作为传统红木家具的重要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红酸枝类红木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鲜艳的红色色泽。这种红色不仅饱满鲜艳,而且拥有一种独特的色调,让人一见难忘。这正是红酸枝类红木能够成为红木家具中的瑰宝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酸枝类红木的纹理也是其独特之处。它的纹理丰富多样,有的呈现出明显的条状纹理,有的则形成了漂亮的纹路图案。这种纹理的存在使得红酸枝类红木具有很高的装饰价值,在家具制作中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红酸枝类红木以其坚硬的特点而闻名。这种红木的硬度高,耐磨耐腐蚀,能够很好地抵御家具长时间的使用和风吹日晒的侵蚀。因此,红酸枝类红木制作的家具不仅美观耐看,而且寿命长久。
红酸枝类红木在制作过程中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这是由其木材本身所含的油脂和化合物所产生的。这种香气有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因此,红酸枝类红木制成的家具不仅具有美观,还能为家居环境增添一份自然的气息。
总之,红酸枝类红木作为传统红木家具的重要材料,具有独特的红色色泽、丰富多样的纹理、耐久性强以及独特的香气等特点。它的出现丰富了红木家具的选择,使红木家具更具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如果您对红酸枝类红木感兴趣,不妨考虑将其应用于家具装饰,为您的家居环境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
你要问清楚商家,是什么样的酸枝, 有黑酸枝,白酸枝还有红酸枝。产地的东南亚和印尼的酸枝才算国产红木。
非洲酸枝,南美酸枝,东非酸枝等等都是打着“酸枝”擦边球,并不是真正的国产酸枝。
因为你的图片不够清晰,所以得问清楚商家,或者拍清楚图片给我,私聊我也可以。
“一黄二紫三红”,清朝的中后期,在黄花梨与紫檀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大红酸枝正式走上了前台。 虽同为交趾黄檀,但市场上大红酸枝的材质却有明显的区别。在此,转载资深红木人郭永忠(大叶檀先生)关于大红酸枝分级与识别的文章,供诸位木友了解。 交趾黄檀(俗称老挝大红酸枝)的分级和识别,大叶檀先生此前已经多次讲过。日前帮朋友鉴定过的一批来自老挝北部的交趾黄檀,据说在销售过程中,个别买家说是花枝,多数买家坦诚没见过,不能确定是啥料。 据市场人士介绍,红木界绝大多数人识别交趾黄檀的优劣,都以黑筋粗细(越粗越好)、醋酸味是否浓郁(越浓越好)为依归。 在此不得不指出:这种识别方法是有严重问题的! 第一,在交趾黄檀中,大体上会因维度高低、高山或丘陵平原而形成材质上的优劣差异。这种差异虽然不是很大,但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的。主要表现在气干密度高低和油性上面。一般来说,高山地区的交趾黄檀,材质普遍优于丘陵或平原地区的;纬度偏北一些的材质往往略优于维度偏南一些的;高山地区的交趾黄檀,气干密度略大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高山地区的交趾黄檀,油性也要略大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的。以交趾黄檀干透了的料来说,北部山区料几乎全是沉水料,材质上佳;中部地区的料绝大部分沉水,有少数半沉半浮,材质次之;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料则部分沉水,部分半沉半浮,部分不沉水,材质一般。 第二,黑筋较粗的料主要是中南部地区的,北部地区的料底色普遍偏深,而且存放时间越长底色越黑,树越老底色越黑,但黑筋都不明显(其实是因为材质过细,而较细的黑筋密布所致)。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的料,新料底色往往呈现红黄色,把黑筋反衬得非常分明,有点类似南美的微凹黄檀,红木界许多人对红木认识肤浅,他们喜欢追逐的恰恰是这种材质一般的货色。当然,北部料中也有个别的料具有较粗的黑筋,但这种料的结构密度明显要疏松一些,干透之后入水半沉半浮。 第三,所有酸枝木(包括红酸枝和黑酸枝)都是有酸香气的。一般来说,红酸枝的酸香味普遍浓于黑酸枝。这是因为黑酸枝材质密度普遍高于红酸枝的缘故。换句话说,就材质而论,黑酸枝普遍优于红酸枝。在交趾黄檀中,同样是材质越好的料,酸香味越淡的(所有木材都是材质越紧密,味道越难以散发出来的)。其中的成因很简单:第一,无论哪种木材,都是材质越细密的味道越淡。第二,交趾黄檀材质最好的北部料生长于老挝北部高山地区,通风情况好,土地瘠薄,树木生长比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缓慢得多,虽然结构更为紧密,材质更为细腻,油性也更重,但气味发散也更充分;而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的土壤肥沃,土地和空气中的酸臭味道本来就要重得多,加上通风透气性差,树木生长过程中各种气味不能充分发散。因此,说酸香味越浓的酸枝木越好,实在是刚好弄反了! 这就跟同科同属的两种香枝木一样:海南香枝木的气味要弱得多,而长山山脉中部的香枝木香味却要浓郁得多,但并没有人会因此说越黄比海黄更好的,客观上也是海黄材质更好。 第四,从中国传统木文化的角度看,在清朝时期,由于紫檀木日益稀缺,人们开始寻找紫檀木的替代材料。在经过多年选择之后,人们找到了红木(交趾黄檀)。但宫廷和京都地区的大官显贵们认可的红木(交趾黄檀),恰恰是材质上佳、底色偏深的材料,北方人直接将这种红木俗称为“黑料”。从实际出产看,这种黑料基本都是出产于老挝北部山区(储量非常有限),中部地区一部分自然生长到老的料也是黑料,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是很难见到这种黑料的。这种“黑料”才是正宗的紫檀木替代品,不能说所有的大红酸枝(老挝红酸枝、交趾黄檀)都可以作为紫檀木替代品的。 下面,用图片配文字加以说明——
上图这种交趾黄檀黑料大料是难得一见的,可以直接作为收藏品。
上图为老挝北部料端头照片,因为灰尘厚,看不出颜色效果,但密度很大还是感觉得出来。
上图虽然都是北部料,中间那块板子砍伐时间不长,连树皮都没有干透,心材颜色偏浅,呈红褐色(跟南部料存放一年左右的情形差不多),黑筋不明显(那些黑色线条不是黑筋,而是锯解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越变越深,直到呈现黑褐色。
上图虽是产于同一个地方的交趾黄檀北部料,但因生长年限、砍伐时间长短所形成的心材色差还是很大。靠近底部的大板料,因树木更老,砍伐后存放的时间更长,颜色要深很多哦。
上图刚刚用水冲洗过的北部料(黑料)大料心材,黑筋不是粗条状而是片状,且并不十分明显。这根料砍伐时间不长,颜色并不太黑。
交趾黄檀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料,砍伐一年以上。
上图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北部料(黑料)小料,存放三年左右。
上图交趾黄檀(老挝大红酸枝)北部料老料特写放大效果。这种料常常会被误认为黑酸枝(黑黄檀)的,但它的的确确是交趾黄檀,而且是最上等的大红酸枝。
上图老挝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中部料,砍伐半年以上
上图老挝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北部料半年料横切面效果图。 不熟悉亚洲三种红酸枝的人,会把这种料当成花枝(巴厘黄檀),因为黑筋较细。但这是错误的!花枝的底色要比这个浅一些,而且花枝绝对不会有如此密集的黑筋!黑筋密布,正是北部料底色偏深的原因。
上图大红酸枝(交趾黄檀)老挝中部料。
上图老挝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中部料中,也有这种心材颜色偏深的黑料。
上图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中部料,大料相对容易找到一些。
上图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中部料,虽然算得上较老的料,但底色还是偏浅一些。黑筋虽不明显,但不能认为它是花枝的!
上图老挝大红酸枝中部料,虽然黑筋不明显,但自然生长期很长,较长时间存放后就变成了黑料,上等货色啊!
上图大红酸枝(交趾黄檀)柬埔寨料老料。这种料的酸香味很浓郁,但跟北部料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密度、油性要差得多。这种货色如何能够作为紫檀木的替代材料呢?
上图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南部料,黑筋倒是很明显,也很粗大,但材质却无法跟北部料相提并论。 根据木材学常识我们就可以知道,同一个树种,高山地区的料,在材质、油性、密度方面,一般都要优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的料。 至于那种将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国)地区出产的酸香气更浓的料,说成是比中部料甚至北部料更好的说法,是在老挝中部料已经很难找到,而北部料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情况下,商家们只好炒作柬埔寨料的结果。 关于北部料(黑料)的问题,还要补充说明几点: 第一,由于老挝北部地区山高林深,交通极为蔽塞,靠近森林地区至今任然没有正规公路,所以这一地区的大红酸枝是很少有货投放市场的。这就是北部料“可遇而不可求”的缘故,也是大多数业内人士不认识北部料的客观原因。但并不能说国内没人认识这种货,一些有数十年开料经验的老木匠还是见过的。 第二,北部料的酸香味最淡(但最纯正),但材质最好,油性更足,是可以通过任何科学手段检验的。 第三,北部料很少有粗线条的黑筋,但底色普遍偏深,而且越老越黑(有些不熟悉酸枝木的人还把这种料说成是“黑酸枝”),也可以理解为是大面积黑筋,甚至可以说不是黑筋不明显,而是黑筋太过密集之故。北部料制作成家具,的确接近于紫檀木的外观效果(这是红黄底色的南部料所无法企及的)。而且,是一种极品交趾黄檀,气干密度还大于紫檀木,油性极重,底色很深,完全看不出黑筋,这种料也仅仅产于北部山区的一个很小的地域内。按照我对木材价值的理解,北部料才是大红酸枝中的顶级货色,其价值应该比南部料高出30-50%左右。鉴于北部料数量极为有限,从使用的角度而论,用于制作家具还是显得奢侈了些,建议主要用来制作高级红木工艺品,而其中的超级大料,可以直接成为收藏品。 第四,在民间木文化中,“北部料”并非仅仅指交趾黄檀,也包括越南黄花梨的。即指产于老挝和越南北部山区的越南香枝木,要比中部地区的材质好很多,虽然香气没有中部香枝木浓郁,但不刺鼻,更纯正,接近海南香枝木。
这个问题好复杂,感觉就像绕口令一样。
在现在国家规定里面,红木指的是《红木国标》中划定的木材,一共29种。叫酸枝的,有两类。
一类是红酸枝,共7种木头;
一类是黑酸枝,也是7种木头。
这14种木头,都叫酸枝木,都属于 豆科——黄檀属。
但是在早年间,尤其明清时期,红木只指代一类木头,就是红酸枝类的木头。
其中,红酸枝中的交趾黄檀是最值钱、也是最出名的,也叫老红木,也叫大红酸枝。是明清时期三大贡木之一,和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齐名(地位和价格差很多,毕竟老红木属于紫檀的替代用材)
但是红酸枝中的7种木头里,只有“交趾黄檀”、“奥式黄檀”、“巴里黄檀”这三种长在东南亚地区的木头,属于明清家具传统用材。
曾经的木匠和木材商人们,也不懂什么植物学,他们管交趾黄檀叫“大红酸枝”或者“红酸枝”;管奥式黄檀和巴里黄檀叫“白酸枝”。这三种木头统称酸枝。
剩下的4种都是建国以后,从美洲进口的。不管多稀有、多值钱、物理特性多好,都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酸枝”或者“红木”。
红木,是一种优质的木材,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和室内装饰。它以其独特的颜色、美观的纹理和耐久性而闻名于世。红木在市场上拥有很高的价值和需求,被誉为珍贵的木材之一。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对红木的分类和属于哪种酸枝产生疑惑。在本篇博文中,我们将介绍红木的分类以及红木是否属于酸枝。
红木是一种来自于热带地区的硬木,树龄较长,因此木材质地坚硬稳定。根据其外观和物理特性,红木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1. 紫檀红木:紫檀红木,又称为花梨木,是红木中的顶级品种。它的颜色深紫,纹理优美,具有极高的附加值。紫檀红木非常稀缺,因而价格昂贵。
2. 森泽红木:森泽红木是红木中的另一种优质品种,其颜色较紫檀红木浅,纹理独特。它的取材较为容易,价格相对较为亲民。
3. 芸香红木:芸香红木的颜色较淡,多为浅红色或者粉红色。它的纹理细腻,具有自己独特的美感。
以上所列的红木种类只是红木家具市场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一些品种的红木材料,但以上三种是最为常见且备受青睐的红木。
酸枝,又名黑酸枝、费菜花、铁青树,是一种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树种,因其木材呈现出的深黑色而得名。酸枝是一种特殊的木材,具有防腐性能和天然耐久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工程和海洋工程。
虽然红木和酸枝都属于热带地区生长的硬木,但红木并不属于酸枝的范畴。红木是一种树种,而酸枝是另一种树种,它们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不同的科和属。
尽管红木和酸枝并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木材,但由于它们都具有高质量和美观的特点,因此在家具制造和室内装饰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红木由于其独特的纹理和耐用性,被许多木工爱好者和家具收藏家所喜爱。
红木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而备受青睐。它的颜色从深红到浅红不等,纹理细腻而美丽。红木稳定性好,抗腐蚀,可以长期使用。除了用于家具制造,红木还被用于地板、门窗、楼梯、雕刻等各种室内装饰和建筑工程中。
由于红木材料的稀缺性和它的独特特性,红木制品在市场上价格昂贵。红木家具往往被视为奢侈品,被用作高档家庭和豪华酒店的家具选择。
红木家具的保养需要一些专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保养红木家具的常见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红木的分类以及红木是否属于酸枝的介绍。红木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高品质而备受推崇。无论是在家具制造还是室内装饰中,红木都能展现出卓越的价值。保养和维护红木家具是确保其长久使用的关键,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
酸枝木不是红木,是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它的木材剖开后有一种较刺鼻的酸味,因此得名的。主要以红酸枝和黑酸枝两种木材为主。深红色中还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的条纹,条纹清晰还富有变化,这样的是质量上乘的酸枝木
大红酸枝和红木都是名贵的木材,但它们属于不同的树种,产地、外观、质地等方面也有所区别。
大红酸枝是香樟科红豆杉属植物的心材,原产于东南亚热带雨林,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最为著名。它的颜色较深,红褐色带紫色,由于纹理较细腻,具有天然的艺术美感。大红酸枝细腻、质地硬实,生长缓慢,资源稀缺,因此价格较高,常被用于高档家具、楼梯、门窗等精细装饰。
红木是指一类颜色较深的硬质木材,它由于色泽较为宜人,特别是红色、粉红色等深色纹路美丽,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红木主要产于我国南方的云南、广西、福建、贵州、四川等地,其中以云南的紫檀木最贵。红木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有红酸枝、紫檀、花梨、鸡翅木、酸枝、核桃木等。
总的来说,大红酸枝的颜色较为明显,也更加昂贵,而红木则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包含了多种颜色较深的硬质木材。
明清时期,古人嘴里说的“红木”,就是大红酸枝。
当时也没有什么植物学分类,木匠们看到颜色发红。有酸香味道,油性、密度、硬度都符合高端标准的都叫大红酸枝。
后来咱们木材的来源地,从国内扩展到了东南亚、非洲、美洲,很多新型的木种被引进,比如微凹黄檀、阔叶黄檀、绒毛黄檀这种,物理特性和大红酸枝接近。
修订红木国标的时候,把它们和大红酸枝拉到了一个属里面。都算红木,而且都在红酸枝类里面。
为了突出大红酸枝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地位,大家就管大红酸枝叫老红木了。
意思就是最“地道”、最符合国人传统观念的“红木”,只有大红酸枝。
咱们先搞清楚定义,红酸枝是什么。
按照《红木国家标准》,红酸枝指的是豆科—黄檀属—红酸枝木类所属的木头,一共有7种。
其中,红酸枝中的交趾黄檀是最值钱、也是最出名的,也叫老红木,也叫大红酸枝。是明清时期三大贡木之一,和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齐名(地位和价格差很多,毕竟老红木属于紫檀的替代用材)
但是红酸枝中的7种木头里,只有“交趾黄檀”、“奥式黄檀”、“巴里黄檀”这三种长在东南亚地区的木头,属于明清家具传统用材。
曾经的木匠和木材商人们,也不懂什么植物学,他们管交趾黄檀叫“大红酸枝”或者“红酸枝”;管奥式黄檀和巴里黄檀叫“白酸枝”,这三种木头统称酸枝。
剩下的4种都是建国以后,从美洲进口的。不管多稀有、多值钱、物理特性多好,都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酸枝”或者“红木”。
从价值来说,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交趾黄檀、微凹黄檀、奥氏黄檀、巴里黄檀、阔叶黄檀。这五种认同度比较高,都属于收藏级红木。
交趾黄檀在国标红木中是公认的第三名,仅次于紫檀和海南黄花梨。
微凹黄檀大概排5、6名左右吧,属于中高端红木
奥氏黄檀、巴里黄檀、阔叶黄檀大概在8—12名之间吧,也可以说是入门的收藏级红木。
(价值排名,纯粹是我个人主观的印象,这东西没有什么官方排行榜,同一种木头,不同品质价格差异也很大)
绒毛黄檀属于实用性红木,目前看还不具备什么收藏价值,没什么人用绒毛黄檀做高货。
赛州黄檀在国内没什么人认同,欧洲那边用的多,价格不便宜,有一些不法商家用这东西冒充海南黄花梨。
小红酸枝是红木就是小叶红酸枝,是红木。
小叶红酸枝(学名:微凹黄檀),在“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中与交趾黄檀同属红酸枝木类,科属均为蝶形花科、黄檀属。
商品名:Cocobolo产 地:中南美洲小叶红酸枝的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浅黄白色,心材橘红色,久露大气中转为紫红褐色,与交趾黄檀的颜色非常接近,常带褐色条纹。生长轮明显,管孔在放大镜下明显,散孔材。
小叶红酸枝木材气干密度为0.98~1.22g/cm³,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结构细而均;纹理直至略交错。顺纹抗压强度为81MPa,顺纹抗弯强度为158MPa。加工性能好,加工后板面光滑,干材尺寸稳定性优,且微凹黄檀的油质感比交趾黄檀的强。主要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及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