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金陶瓷业发展有限公司座落于峨眉山市双福镇,始建于2000年4月,是集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陶瓷企业。
旗下品牌有名门之秀的“名石磁砖”、崇尚欧陆情调的“拉斐尔瓷砖”、匠心独运的“金匠生态瓷砖”、追求健康第一的“福布斯陶瓷”,以及高端定制岩板品牌“峨壁古岩”,KIMS陶瓷大板品牌、威尔卡蒂尼品牌和“新型环保建材产品”名石陶瓷薄板。
中国陶瓷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行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和消费国,拥有悠久的陶瓷制造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陶瓷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中国陶瓷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意。随着科技的进步,陶瓷制造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陶瓷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陶瓷业发展的机会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陶瓷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标准不统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等问题都在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因此,陶瓷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战略,加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望未来,中国陶瓷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升级和文化复兴的趋势,传统陶瓷产品将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同时,随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陶瓷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生产和智能化制造将成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而在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当下,绿色环保的陶瓷产品也将成为市场的新宠。陶瓷企业需要关注环保标准,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逐步转变为低碳、环保的生产模式,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中国陶瓷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拥有诸多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汉之后,我国历史上先后经过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十六国的北朝和宋齐梁陈的南朝,这一时期从公元200年至581年,统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这4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陶瓷的发展并没有停滞。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浙江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德清窑;湖南的湘阴窑;四川的青羊宫窑、固驿窑;江西的罗湖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合材料制成,在1200-130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
比如越窑,文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基本分布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
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窟,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却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乐、舞蹈、宗教、畜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绿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此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今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却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韵味。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
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定,中原地区大批人士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火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手工艺品,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陶瓷业的市场特点是多方面的,从产品种类到销售渠道,都展现出独特的特点。本文将探讨陶瓷业的市场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行业。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产品种类。从传统的茶具、花瓶,到现代的装饰品、建筑材料,陶瓷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材料的性能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例如陶瓷刀具、陶瓷汽车零部件等,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
陶瓷业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传统的手工艺品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使得陶瓷制品在质量和工艺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陶瓷业还积极引入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创意,推出具有时尚感和艺术性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陶瓷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建设尤为重要。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品牌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拥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陶瓷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陶瓷产品的销售渠道多样,除了传统的实体店铺外,线上销售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许多陶瓷企业开始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拓展线上市场。线上销售不仅可以扩大销售范围,还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和品质成为陶瓷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是否安全无害。因此,陶瓷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产品的环保性能,加强对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总体来看,陶瓷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陶瓷制品作为一种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艺术品,将持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陶瓷企业需要持续进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联:新型在竹范金熔而外 下联:佳铸居玉壳银瓮之间 上联:远思虞代陶人职业 下联:近想现时巧匠能工 上联:青烟浮六合 下联:翠色夺千峰 上联:范土为窑团沙成像 下联:挈瓶殊智击壤同歌 上联:雨过天青千我釉色 下联:花留水彩四季和春 上联:一日三餐交通不浅 下联:十盘八碗绮席争辉 上联:能工范土术 下联:休笑数坛才 上联:玉嵌金镶呈贵府 下联:花明字显重官窑 上联:雨过天青珐琅异质 下联:水清沙白抟埴名工 上联:巧夺天工物华天宝 下联:制传妙技玉质金相 上联:磁窑称旧制 下联:秦缶仿名工 上联:投入红炉身软化 下联:选成碧玉质坚凝 上联:虞代远思陶人职业 下联:现时近想巧匠能工 上联:雨过天青千古色 下联:花留水彩四时春 上联:彩瓷成器皿 下联:优质利民生 上联:壶觞陈列新花样 下联:陶旊勤劳旧职司 上联:一日三餐交情不浅 下联:十盆八碗绮席争辉 上联:形佳状彩 下联:外秀中坚 上联:古帝滨江曾托业 下联:仙人掌上可承浆 上联:搏沙成器 下联:范土为窑 上联:江右工成器 下联:楚南善在熔 上联:是铁是瓷亦陶亦冶 下联:有文有质如漆如胶 上联:光润同珠玉 下联:调和若鼎铛 上联:硗硗难免于缺 下联:皦皦却能不污 上联:凝即成珠不殊真品 下联:温其如玉当让京华 上联:惟师杜氏求金术 下联:须有陶公运甓心 上联:金玉不惭尔质 下联:方圆各范其形 上联:茗饮酒尝同资利用 下联:花明雪洁并著瓖奇 上联:规模在竹范金熔而外 下联:声价居鲁壶秦罐之间 上联:质比黄金固 下联:文同彩漆涂 上联:古帝生涯远稽虞代 下联:陶之职业上溯周官 上联:满店陶瓷皆十亿人生存所系 下联:百般工艺是五千年传统相承 上联:产品百态千姿包罗古今万象 下联:瓷城花团锦簇久享中外盛名 上联:团瓷工作器 下联:运甓善操心 上联:古帝滨河曾经托业 下联:仙人擎掌常此承浆
同行没同利,地段,人缘,品质,价位,决定了你的陶瓷业务是否好做。应该说在磁县还是比较好做的,新开盘小区比比皆是,如你门面地段好,商品质量优,价格公道,我认为是大有可为的。
世界陶器产业的起源从历史看有三大区域,东亚区域、西亚、北非、欧洲区域、美洲区域。美洲制陶业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之前一直独立、缓慢地发现着。东亚陶瓷主要是中国为源头及核心不断向周边的热南、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扩散。
中世纪欧州陶瓷的发展主要是受中国和西亚的影响到,最初阿拉伯人将伊斯兰陶器经西班牙传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发展成风格独具的锡釉花饰瓷,制瓷技术再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在法国出现锡釉软质瓷,直至17世纪荷兰的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和五彩而闻名天下,中世纪欧州瓷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虽然陶器世界很多地方在几千年前均有生产,但瓷器却被公认是中国人的发明,自14世纪开始的东西方陶瓷贸中,由于欧州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造成大量白银流失,为增加本国财富,18世纪欧州各国都加紧了陶瓷的研制。欧州最早的瓷器是德国的迈森工厂生产的,然后制瓷技术扩散到意大利及英法等国。
1.【新石器时代】陶器工艺
2.【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4.【隋唐】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 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用品;至迟从唐代 起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3.【南北朝】烧出白瓷
5.【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6.【元代】开始彩瓷生产时期(青花, 釉里红)
7.【明代】斗彩和五彩瓷
8.【清代】粉彩和珐琅彩.
《中国陶瓷史》评价:“元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成就,为明、清两代该地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景德镇并因此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
景德镇窑在元代创烧成功成熟的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在青瓷、白瓷、青白瓷之后开创了景德镇陶瓷的彩瓷时代,使具有强烈中国气派和风格的釉下彩瓷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青花瓷也自此成为中国陶瓷品类的最大主流。
景德镇窑在元代取得了颜色釉瓷烧制的开创性成就,卵白釉瓷、红釉瓷、蓝釉瓷和孔雀绿釉瓷的烧制成功,结束了之前青瓷、白瓷、青白瓷的仿玉类银的单一局面,迎来了颜色釉瓷的灿烂辉煌。
关注这个问题…蛮久了…我和 @装小蜜监理王志峰 观点一致,其实没有什么板材十大品牌之说!都是媒体搞"评比"收钱排名…
这个问题下答案中有很多介绍板材国内品牌和板材种类的回答,我就不重复阐述了…
但,现代人造板的起源是在国外,近百年的发展…的确有很多品牌根深蒂固!对于我们行业森来说,有些品牌和公司如雷贯耳!!普通消费者不一定知道,我借这个问题就介绍一下世界板材的大咖们!!我把我知道的,写到那算那吧(中国的我就不写了,个人觉得中国人造板只有宁丰或者大亚等和他们有的一拼!)…
这里面有做饰面板材的,也有做基础板材的,也有做集成材的,也有做锯材的,也有全产业链都干的!我就不特别细分类了,我自己排一个"十大"吧(纯个人喜好)…哈哈哈…纯手机打字太累了…大家见谅!
加拿大Norbord是由Noranda ForestInc.合并而成,该公司是人造板的全球领先制造商。在全球有的17处工厂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2015年3月31日,与AinsworthLumber合并之后,使得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定向结构刨花板(OSB)生产商,年产量达80亿平方英尺(3/8-inchbasis)。
奥地利KronoGroup于1897年始创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目前总部位于瑞士卢塞恩市;柯诺krono木业集团在全球拥有20余家产业基地。2004年,集团销售仅强化木地板就达到3.1亿平方米,占全球市场1/3份额,销售额合人民币240亿元,连续十年全球销量第一。是真正的世界知名产品。
美国LP公司即路易斯安那太平洋公司(美国田纳西州),路易斯安那太平洋公司成立于1973年。LP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以商业规模生产定向结构刨花板(OSB)板,今天是OSB板的制造商中的公认领导者,到今天为止,LP是一家世界领先的生产OSB板,全球生产OSB生产的20%以上。该公司的总部位于纳什维尔(美国田纳西州)。共拥有21个工厂,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巴西和智利等国。
葡萄牙Sonae成立于1959年,开始生产装饰高压积层板,1993年获得西班牙最大刨花板公司TAFISA 24.9%的股份,在英国、巴西和南非新建刨花板生产线,1998年收购在德国和法国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德国GLUNZ刨花板公司。目前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人造板生产企业之一,素板产能每年1千万M³,80%的市场集中在欧洲发达地区,主要产品有刨花板、纤维板、定向刨花板、地板、三聚氰胺饰面板,其中刨花板素板产能最大,为公司的核心产品。
加拿大Canfo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林产品行业的领导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可持续木材、纸浆和纸张生产商之一,也是北美绿色能源生产的领导者。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木材,纸浆,纸制品,集成材供应商。
美国Boise Cascade成立于1957年,由华盛顿州Yakima的Cascade Lumber Company和Boise,ID的Boise Payette Lumber Company合并而成。早期的重点是木材的种植和收获,以及木材和建筑产品的制造和分销。自1957年以来,已成长为整个北美建筑产品行业的领导者,年营业收入近百亿美元。
美国惠好公司于1900年成立于美国华盛顿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林产品公司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私有商品针叶林的拥有者,是全球最大的针叶板材和商品木浆的生产商,是美国林产品出口的领头企业。总部设在华盛顿州的大西雅图地区。公司在北美、南美、亚洲及大洋洲拥有大量针叶阔叶林地、众多生产企业及办事机构。公司全球员工5万余名,营业额达500亿美元,也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加拿大Tolko公司是一家拥有65年历史的木业公司,排行全球第五。成立于1956年,总部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木材OSB第二大生产商,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三!由它制造并销售的各类木材产品,其出口量赶超俄罗斯及美国。作为世界级木材公司,北美最大的SPF供应商之一,他建有16个木制品生产厂,全年向全球20多个国家供应产品。
加拿大West Fraser是一家多元化的木制品公司,北美林业加工巨头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定向刨花板生产商之一,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欧洲拥有60多家工厂。该公司从负责任采购和可持续管理的森林资源中生产木材、工程木材(OSB、LVL、MDF、胶合板、刨花板)和其他产品,包括纸浆、新闻纸、木片和可再生能源。
马来西亚Rimbunan Hijau(RH)常青集团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拥有50多条胶合板工厂和三夹板生产线,是亚洲最大的木材,胶合板生产与出口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之一,集团拥有固定资产数百亿美元,每年全球营业额达50亿美元。常青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内地投资的国际跨国公司之一
美国Formica公司于1913年由HerbertA.Faber及DanielO'Conon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市成立至今有近九十年的历史。成立之初所制造的产品具备耐火、防潮、耐高温的特性,公司不仅在全球欧、美、澳等地设有公司及生产工厂,同时更重视在亚洲地区的发展。目前是全球防火板生产最大的企业之一。
意大利Cleaf公司成立于1970年,是一家生产高端三聚氰胺饰面材料的专业生产厂家。产品包含MFC/MDF板材,ABS封边条,防火板,CPL包覆材料等室内材料。同时Cleaf可提供饰面订制产品,Cleaf工厂位于Brianza,该地区为世界一流高端家具,厨卫品牌云集的地区。Cleaf的工艺技术核心体现在世界领先的板材压贴技术及饰面设计创新。
奥地利EGGER创立于1961年,公司总部位于欧洲奥地利提罗尔州圣约翰,全球员工上万人。作为全方位的木质基础板材与锯材制造商,爱格坚信“更多创造,源自木材”。爱格在全球拥有20家工厂;在世界各地设有25个销售办事处以及遍布全球的经销商伙伴。因此爱格的产品风行全球。在爱格的大品牌下,设置了完整的产品系列以满足家具、室内设计、木建筑和地板领域的需求。
西班牙FINSA创立于1931年。拥有成熟且先进的林业产品生产技术、自主技术和服务优势,在3个国家拥有12个生产基地。6大产品配送中心。拥有18个分公司,遍布在法国、荷兰、爱尔兰、意大利、英国、葡萄牙、阿联酋、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规模位居全球前五。是1965年使用废料制造刨花板的先驱。
意大利ABET LAMINATI装饰层压板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公司的多样化由无数的具有不同特性、美学特性和功能的产品构成。工厂位于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区布拉市。公司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170000平方米,工厂内储存有6000种不同品种的高压装饰耐火板,是世界领先的装饰层压板制造商之一。
意大利SAIB最早1962年在皮亚琴察的科尔索,是意大利主要的生纸板和三聚氰胺面板生产商之一,也目前是意大利领先的未加工和三聚氰胺饰面刨花板生产商之一。作为意大利面板制造的领航者,公司以简约的设计、前卫的风格和高端的品质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完美地诠释了“意大利制造”。
土耳其Kastamonu是哈亚特集团大型跨国公司之一卡斯托莫公司成立于1969年,产品设计研发中心在意大利。其生产工厂分布在: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俄罗斯和意大利,如今卡斯托莫品牌在木材装饰面板设计和生产领域成为土耳其第一,欧洲第四,世界第六的板材生产供应商。年产量800,0000立方米木板。30个工厂分布13个国家,出口全球130个国家。
巴西BERNECK是一家拥有超过65年历史的巴西公司。专业生产MDP、MDF和HDF面板,除松木和柚木锯材外,还拥有具有极高生产能力和最先进技术的工业厂房。其所有产品均来自人工林,用于巴西和国外的家具、土木建筑、汽车、电子和包装行业等。
奥地利Kronospan在1897年成立于奥地利萨尔斯堡,是全球板材最大的生产性企业之一,集团已在欧洲地区拥有50多家大型木制品的生产基地。目前是是欧洲较大的板材生产性企业。集团已在德国、英国、奥地利、波兰、捷克、卢深堡、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拥有20多家大型木制品的专业生产基地。
德国Pfleiderer公司总部位于德国derOberpfalz的Neumarkt,主要分布在德国的五个工厂和波兰的一个树脂生产工厂。该公司超过125年,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和木材的可再生性,是欧洲优质工程木制品、层压板和树脂的领先制造商。通过其工程木制品部门,该公司为西欧厨房、家具和建筑市场的快速增长的高端应用生产优质木材和层压人造板制品。
还有很多…我个人只见过产品…没有很深入了解的公司,个人觉得企业和品牌也做得很成功…
比如:意大利FENIX(富美家下属),意大利AlfCenTre,意大利BONZANO,奥地利Senosan,智利Arauco,日本Wilsonart,奥地利KAINDL,意大利Saviola,意大利Skin,日本VECO,泰国METRO等等!
其实,还有一些巨型木浆生产企业,拥有世界范围林地,理论上都属于是林产工业!
比如:芬兰和瑞典的StoraEnso!俄罗斯的Ilim!美国Georgia-Pacific!芬兰UPM!
还有一些以拥有广阔林业资源且锯材或胶合木为主的企业!原则上也算!
比如:奥地利的Binderholz!俄罗斯的Segezha!和ULK!
如果上面都算…那木皮也应该算…顶级的木皮工艺做出来的薄板也非同寻常!
比如:意大利Tabu!意大利ALPI!意大利LATHO!德国KOHL!
有时间再补充吧…大脑缺氧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