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玛瑙雕刻非常的粗矿,刀工很粗,很有立体空间感
清代文鼎雕刻的代表作品有:周栻撰墓志、广印人传、竹刻录等等。
文鼎(1766—1852)清代书画篆刻家。字学匡,号后山,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布衣。所居曰停雪旧筑。咸丰初徵举孝廉方正,力辞不就。精鉴别,收诸金石、书、画多上品,如商仲彝、周旬觯、汉元延鋗、禊帖五字不损本,原搨娄寿碑,俱精绝。偶作小楷,画云山松石,则谨守徵明家法。篆刻工秀得彭遗意。精刻竹,凡扇边及秘阁,皆自为书、画,刻山水不下周芝岩。卒年八十七。著有五字不损本室诗稿《周栻撰墓志、广印人传、竹刻录》
应该有,这个雕刻家的作品很好,不过民间留的很少。不为人所知,如果他的作品要好好的收藏。
明代宣德石雕香炉,凭借独特的冶炼方法、晶莹的质地、古朴典雅的造型以及存世数量的稀少,成为香炉中的珍品,备受收藏家的青睐。近年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一路攀升,2003年,嘉德专场拍卖著名收藏家王世襄31件宣德炉藏品,共拍出1179.2万元,其中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拍出166万余元。
三足蟾又称金蟾,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金蟾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灵物。
古代汉族民间传说它能口吐金钱,是旺财之物。1 汪启淑
汪启淑(1728一1800),清代篆刻鉴别家,字秀峰,号讱庵,一字慎仪。安徽歙县人。官兵部职方可郎中。酷爱印章,自称印癖先生。侨寓杭州,家有开万楼,上藏善本书数千种,搜有周秦至元明印章数万钮。
与同里丁敬,黄易,金农等极为友善。辑有《飞鸿堂印谱》五集,《汉铜印丛》十二卷等多至二十余台。另有《续印人传》八卷,《水曹清暇录》,《小粉场日记》等。
2 桂馥
桂馥(1736-1805), 清代篆刻家,文字训诂学家。字末谷,号冬卉,山东曲阜人。篆刻宗秦汉玺印,刀法挺拔,不求时尚,非至好不能得其所刻,作品流传至少。
研究语言文字之学,取《说文解字》与古代诸经典文义相参校。著有《缪篆分韵》五卷,《续三十五举》,《说文义证》等。
3 张燕昌
张燕昌(1738一1814),清代篆刻家。字芑堂,号文渔,一作文鱼,别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优贡生,举孝廉方正。篆刻拜丁敬为师。
工篆,隶,能飞白,擅金石文字考证。昼兰得陈古白意。著有《金石契》,《飞白书隶》,《石鼓文存》及《芑堂刻印》。
4 董洵
董洵(1740-?),清代篆刻家。字企泉,号小也,又号念巢。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官通判,弃官后,落拓京师,卖印为生。与同时人余集,黄钺,赵秉冲,罗聘等友善,为罗聘刻印独多。
所作虽事法秦汉,但结构多变化,无妍媚之态,别有新意。刻款亦潇洒自然。善书,工兰竹。嘉庆十七年(1812)尚在世。著有《小池诗钞》,《多野斋印说》,《石寿轩印谱》。
5 陈克恕
陈克恕(1741一1809) ,清代篆刻家。字体行,号目耕,又号吟香、健清、妙果山人等,浙江海宁人。善篆隶书、篆刻学。其篆刻颇为工稳,惜较板滞,缺少变化,流传作品不多。
著有《存几希斋印存》四卷,《篆刻针度》八卷,《篆学示斯》二卷,《篆体经眼》二卷等。
起拍价大概是60、70万
因为犀牛角的量更少,尤其是资源性的稀有的东西,按照现在的物价上涨,存这些东西比存其他的东西要好,第一有艺术的欣赏性,第二升值保值的空间是比较大的。
清代客厅家具就是屏风和文案桌了
简单地说是简约与豪华的区别。
清代小叶紫檀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珍贵木材,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以下是一些清代小叶紫檀家具拍卖记录的例子:1. 2019年,一对清代小叶紫檀太师椅在中国北京拍卖会上以480万元人民币成交。2. 2018年,一件清代小叶紫檀八仙桌在中国上海拍卖会上以220万元人民币成交。3. 2017年,一件清代小叶紫檀八仙桌在中国广州拍卖会上以180万元人民币成交。4. 2016年,一对清代小叶紫檀太师椅在中国北京拍卖会上以500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些拍卖记录显示了清代小叶紫檀家具的市场价值和受藏家们热捧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具市场的活跃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