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具资讯 > 汽车行业有很多的节能减排政策,这些政策主要由几个部委主导: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还有财政部。那么这几个部委之间在汽车行业节能减排议题上的权力分配如何?政策有没有不一致,存在着怎样的博弈呢?
从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初衷看,08年机构改革将“信息产业部”变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业口的具体政策主管部门是工信部,汽车产业也不例外。工信部的产业政策司,主管汽车产品目录发布和监管汽车行业整体运行等日常事务。
但是,汽车产业由于集中度高(好管理)、产值巨大(有利益)、监管风险小(产品成熟),加之历史渊源(原发改委工业司设有车船处),所以发改委至今仍保有对汽车行业投资项目审批备案,以及重大产业政策制定和修改的职能。
因此,汽车节能减排政策的博弈主要在发改委和工信部之间。
并且随着发改委的职能进一步向宏观调控转变,一般汽车的节能减排政策基本由工信部负责。但核心的汽车节能减排政策发布(例如涉及产业淘汰、上路标准等),仍需通过发改委。
科技部的主要抓手在科研课题(立项及基金分配)和高科技企业评定(税收优惠)方面,与节能减排政策本身并无直接关联。科技部的那些国家科研课题对政策影响微乎其微(工信部有自己的课题管理和技术研发体系)。
至于财政部,相当于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的是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工作,对节能减排政策没有影响力。也就在多部委联合发文时(涉及配套资金与流转),会签一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