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面绣绕针
绕针是指起针和落针的方向完全一致,线头的起落针全在边缘,也就是说出来的形状全是平行排比,边口齐整。
2、双面绣抢针
抢针又叫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的方法,一批一批的抢上去的针法。抢针通常运用于树枝的分叉处。
3、双面绣滚针
滚针也叫曲针,它们针针逼紧而绣,第二针要插入针的中部偏前些,紧逼其线,把针脚藏在线下,第三针接针的针尾偏前些,下面依次类推就可以了。用这种针法绣出来的形状像极了一条线,因此,它通常用于绣制细小的枝梢,叶片的脉络等类似于细线条的形状。
4、双面绣套针
套针在行话中又叫做“出边”,其绣制过程要分批进行,用几种颜色就要分成几批,具体的绣法是批从边上起针,边口齐整,落针的一边要留出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并且针脚的长短也不一致,针长第二针就要相对短一点,第三针要跟针的长短一样,这样依次类推即可;第二批要在批的中间落针,其针法跟批一样,以后的几批依次类推就可以了。
1.起针数40针倒2回钩39针,来回钩39排,最后绕圈钩一排短针,四角处钩2针,共计156针
2.排花方法:最下面第一排花正面和背面的花的中间间隔13针,四个角两个小花中间间隔4针。13x4+11x8+4x4=156针,总共是156针。
3.第二排花是正面背面各1个LV字样 四个角是各4个圆,两个侧面放了两个菱形的图案(就平均放就好了)。
4.第三排是和第一排一样的,也是8朵小花!
5.第四排是正面背面各1个菱形,四个侧面角是4个圆,侧面位置是2个LV字母。
6.总计高度64排左右,底部尺寸16x16cm。
高度:19cm左右 筒身周长59cm左右!
lv字母刺绣完成。
1/6
缠针,又叫绕针,是用斜行的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由这边起针到那边落针,方向是一致的。
2/6
虚实针,虚实针是虚、实并用、以实形虚的针法。针愈稀,线愈淡,乃至于不绣的地方与绣地同,这就是虚实针。
3/6
乱针,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适宜制作刺绣欣赏品的一个绣种,在绣制技法上,它一改传统针法的运针规律,而运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施色的手法来表现画面。
4/6
滚针,两线紧逼,连成条纹。线条转折比较灵活,无论直线、曲线都比较恰当。常用于刺绣走兽的须、眉,人物的头发、衣服的褶皱,或者细狭的图案纹样。
5/6
盘金,盘金是平金的简化,是以丝绣图案为依据,将金线回旋,加于图案边缘的绣法。盘金的作品光亮,平匀齐整,具有富丽辉煌的
6/6
打子绣属于点绣的一种。是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组成绣面。绣一针见一粒子,故称“打子绣”。常用于装饰性较强的图案。
羽毛的绣针法:
步骤一:在布料上先把凤凰外形勾勒好(可在网上搜索相关喜欢的图形);
步骤二:用线把外形缝出来,(就像画画前勾线一样);
步骤三:用线条填充内部颜色,缝制时可适当加上金色亮片、等装饰品(一般从头开始缝制)。
是一种刺绣的针法,它是通过交叉绣法,将线从织物的背面拉向正面形成一个叉,然后再将线沿着织物的纹路输出,形成一个爱心形状。这种针法较为简单,适合初学者进行尝试,同时它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绣制品的制作中,例如衣物、手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绣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线的长度和颜色的搭配,以保证绣制出来的效果更加美观。
是一种常见的刺绣技法。这种技法的实现方式是,针绕线后从布料下面穿起来,再从上面穿入下一个刺绣点,重复这个动作,形成一条直线的效果。在刺绣中使用较广,因为可以用于勾勒细节线条和填充大面积的颜色。此外,也可以根据垂直、水平和斜线等绣出不同的效果。它是刺绣入门者可以学习的一种基础技巧。
1、准备好毛线和毛线针,我们起18针做示范用。开始编织,第一针织下针,第二针织上针,第三针织下针,第四针织上针。这样一针上针一针下针把这一排织完。
2、然后翻过面来,上针织上,下针织下,就这样重复织3排。这样织出的边就不会卷了。3排织完后,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织2个来回。
3、然后开始编织豆豆了。开始织5个下针,在第6个下针里织出5个下针。方法是,织一针下针后不脱针,右针上由上往下绕线后再织一针下针后再绕线再织一个下针后把线圈脱出,这样左边针上就会5个下针了。
4、接下来继续向前织5针下针,在第6针下针里再重复上面的方法织出5个下针。然后继续织下针,织完这一排。
5、织完一排后反面织上针,正面织下针,织完4排,第五排就把在一针下针加的5针并一针收掉。这样一个豆豆就完成了。
6、豆豆完成后,接下来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织2个来回后有开始新一轮的豆豆编织。
7、第二排的豆豆编织在第一排的豆豆中间交错进行。以后第三排第四排的豆豆都需要交错进行。豆豆编织方法相同。这样豆豆毛衣就编织好了。
刺绣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闻名于世。其中,鸡冠花绣针法作为一种古老而卓越的技艺,更是将中国传统刺绣推向了巅峰。
鸡冠花绣针法,顾名思义,源自于鸡冠花。鸡冠花,花冠鲜红如血,形状独特,被誉为花中皇后。以鸡冠花为题材的绣品,要求绣工绣出花冠的华美和立体感,逼真地还原鲜花的每一个细节。
鸡冠花绣针法的精髓在于其刺绣技艺的独特性。它不仅仅是一种刺绣针法,更是一种将传统工艺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表现形式。通过细腻的针法和独特的设计,鸡冠花绣针法能够在平面绣品上创造出立体的效果,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鸡冠花绣针法的技艺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最基本的针法有平针、齐针、掷线、串针等。平针是最常用的针法,利用针尖贴近绣布的表面,形成清晰的线条。齐针则是多根针同时针入绣布,形成丝线密集的效果。掷线是在绣布上呈现出细密纹理的一种针法。串针则是将多根线穿过绣布,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
除了基本的针法外,鸡冠花绣针法还包括了复杂的刺绣技巧,如拉线、扎针、绣花等。拉线是一种利用线的拉力在绣布上塑造凸起效果的技巧。扎针则是通过针尖在绣布上重复进出,形成块状绣面的效果。绣花则是利用多种针法将鸡冠花的各个部分绣制出来,如花瓣、花蕊、花蕾等。
鸡冠花绣针法的技艺需要绣工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才能够掌握。他们不仅需要精通各种针法和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将一朵朵鸡冠花绣制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鸡冠花绣针法作为中国传统刺绣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据史书记载,鸡冠花绣针法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鸡冠花绣品被视为贵族的象征,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够拥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鸡冠花绣针法逐渐传播到民间,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宋朝时期,鸡冠花绣针法已经成为流行于百姓之间的艺术形式,而不再局限于贵族阶层。
明清时期,鸡冠花绣针法达到了巅峰。当时,绣工们以鸡冠花为题材,刺绣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无论在刺绣技艺还是艺术表现力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鸡冠花绣针法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传统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鸡冠花绣针法的需求相对较少,然而许多绣工仍然坚持着这份传统的技艺,把它传承下去。
为了使鸡冠花绣针法能够与时俱进,许多绣工开始将其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多元化的作品。他们通过运用新的针法、设计元素和材质,使得鸡冠花绣针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并在刺绣界中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不仅如此,一些刺绣艺术家还积极探索鸡冠花绣针法的创新应用。他们将其运用到服饰设计、家居装饰等领域,重新诠释了传统刺绣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他们还通过开展培训班、举办展览等形式,将鸡冠花绣针法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
鸡冠花绣针法作为中国传统刺绣的瑰宝,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让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
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让鸡冠花绣针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我们应该支持那些致力于传承和创新的绣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的艺术作品得以展示和传播。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相信鸡冠花绣针法这一传统技艺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
此针法没有固定的针脚方向,完全根据绣图的需要添加。
可以连贯性刺绣线条,常用于绣图轮廓及枝干的刺绣。
平绣是一种绣法,基本针法包括以下几种:
点针:即绣花的小圆点,可单独使用或组合成各种图案。
顶针:顶针用来绣出线条和轮廓,顶出的线条较为平整。
拉针:拉针用来绣长线或填充大面积的图案。
刺针:刺针通常用来描绘花草、叶子等细节部分。
象牙针:象牙针是一种带有弯曲的针,适用于绣制复杂的花纹。
虫针:虫针的针眼在针尖处,可方便地穿透布料,并可用来绣制一些特殊的花纹。
以上是平绣的基本针法,不同的针法组合使用,可以绣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