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要点外,古典建筑摄影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如拍摄时间、季节、天气等。在不同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下,建筑的外观和光线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摄影师灵活应对。
总的来说,古典建筑摄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摄影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摄影师可以逐渐掌握这门艺术的精髓,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唐代建筑代表: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
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于公元 857年建成。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以及芮城县广仁王庙(公元 831),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三。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宋代建筑代表:河北正定的隆兴寺
隆兴寺有六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艺臻极品”的建筑孤例宋代摩尼殿;被后人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楷书之祖”的龙藏寺碑;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中国
1、斗拱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
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
2、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3、山水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造景家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筑表现某一艺术境界,故中国古典园林有写意山水园之称。
4、木构架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5、装修与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
西方古建筑 优势:1易于保存 2,防火能力更强一些(巴黎圣母院活生生的例子,只有木构部分被烧了)3比例尺度的操作自由度比中国要大,因此形式也丰富一些4体量更大,内部空间更宽阔,因此能发展出大剧院这类建筑形式。
劣势:1.建造极慢(圣家堂活生生的例子)造价高昂2.维修很麻烦3抗震相对较差4内部空间分割和开门开窗受结构限制较大,采光通风受限,与景观结合能力相对较弱。
西方古典建筑有以下三个象征:
一,帕台农神庙。帕台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至432年间,是雅典卫城上最著名的神庙。帕台农神庙正面有八根柱子,侧面有十七根柱子,神庙的主要供奉的是雅典娜女神。
二,赫菲斯提翁庙。赫菲斯提翁庙,位于阿戈拉山顶。它大约在公元前460~450年开始修建,里面供奉着炉神赫菲斯托斯和雅典娜女神。神庙共有34根柱子,前后各6根,两侧各13根。七世纪时,神庙被改建为圣乔治教堂。
三,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最初被称为弗拉维安露天剧场。它建于公元70-80年,可容纳70000个观众。斗兽场有80个入口。它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圆形剧场,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建筑和工程作品之一。
古代希腊建筑
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风格粗犷,防御性强。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
中国古典建筑雷峰塔的传说:
雷峰塔《白蛇传》的传说: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
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雷峰塔历朝发展
雷峰塔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
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这座著名古塔。
中国古代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
安装步骤包括五个步骤:先安装床底板,然后安装主床架,接着安装床头板,再固定床脚,最后装配床垫。床底板的安装是第一步,它需要固定在主床架上并且需要注意床底板的位置,以防影响整个床的平稳度;主床架的安装是第二步,它需要安装底座板并将床的柱子与底座板连接;床头板的安装是第三步,需要将床头板插入主床架,并按照说明进行固定;床脚的安装是第四步,需要在主床架的另一端重复第二步的步骤;最后是床垫的安装,直接将床垫放置在主床架的平面上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说明书具体操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确保床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