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的标准尺寸: 1、床宽 :一个人醒着,躺下休息所需的宽度约为500mm,但酣睡时因有20-30次活动幅度大的翻身,再加上手脚的小动作,身体一晚上要活动数十次,所以床无论是软还是硬,比较容易入睡并可使心理上感到安全的翻身宽度大约是肩宽的2.5-3倍。 国家规定床的宽度尺寸是: 单人床720mm/800mm/900mm/1000mm/1100mm/1200mm, 双人床宽度为:1350mm/1500mm/1800mm, 而双层床宽度为:720mm/800mm/900mm/1000mm。 如果是嵌垫式床,其床面宽度应在上面各档尺寸基础上增加20mm。 2、床长 :床的长度是指两床板内侧或架内侧的距离。为了保证床能适应大部分人的身长需要,床的长度应以较高的人体作为标准进行设计。床的长度为人的身高加上身长的5%,再加上头部放枕头的余量和脚端折被余量共计150mm左右,即:L=1.05H+150mm。 国家GB3328-1997规定: 双屏床的床面长为:1920mm/1970mm/2020mm/2120mm, 单屏床的床面长为:1900mm/1950mm/2000mm/2100mm。 3、床高 :床高即床表面至地面的高度,一般床高与椅高一致,使之具有坐卧功能,同时也要考虑就寝起床时穿衣、穿鞋等动作的方便。一般,民用卧室的床宜略低一点,以减少室内的拥挤感,增加开阔感;医院的床宜高一点,以方便病人使用,减少动作难度;宾馆的床也宜高一点,以方便服务员清扫和整理卧具。 总之,一般床高为400-500mm。 国家标准GB3328-1997规定床高尺寸如下:如果放置床垫,床面高为240-280mm;如果不放床垫,床面高为400-440mm。
实木床脚榫卯的做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通常是硬木或密度较高的木材。其次,需要将木材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其含水量在 10% 以下。接着,将木材进行切割、打磨和抛光等加工,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然后,将床脚木材与床面木材进行拼接,使用榫卯结构进行固定。最后,进行涂漆、贴面等装饰工作,以达到美化和保护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实木床脚榫卯的做法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否则容易导致家具不稳定、变形等问题。
1、通常可以在床板处铺垫柔软的物品,像是纸张、布条或胶材质的物件,需保证铺贴平整,这样就能够解决问题。
2、木头床发出噪音可能是床腿和床架连接的地方松懈,需将螺丝拧固,这样就能够解决问题,因为木材收缩使得连接部位松动摩擦发出声响。
3、可以将榫头拆开并往内部添加胶水,确保稳固后重新装回即可,也可以拿塑料薄膜一类的工具垫到榫头上打入即可。
可选一宽度,长度适宜且材质较硬的木片,砍削成鸭嘴形,然后在较薄处蘸些白乳胶塞入松动的缝隙里,再用锤子敲打至牢固为止。待白乳胶干燥后,将裸露的木楔铲平即可。
因为,造成榫卯松动的缝隙被木楔塞实后,使榫卯的结合连为了一体,就不会松动了,蘸白乳胶为使其粘贴更牢固。
两块木头,用钉子钉在一起,它们只是两块木头。但是,当木匠把多余的部分凿去,一凸一凹,木头便有了阴阳,有了思想,有了情愫。它们也有了新的名字——榫(sǔn)卯(mǎo)。
这种千年的技艺,发展进化至今,已多达百种,并广泛应用在包括建筑、造船、家具之中。本文基于木创车间制作的十一种十二式经典榫卯,详解它们在古典及新中式家具中的用途。
【格角榫】
格角榫大都使用在几、案、桌、椅等的面框架部分。桌案的边框一般分长边和短边,长边称为"大边",短边叫做"抹头"。大边做榫头,抹头处则作榫眼,这样就把明榫放在两侧。在大边和抹头的两端分别做出45°斜边,将没有纹理的木材横断面隐藏起来,而将色泽优美的花纹的纵切面外露,给人以绝好的视觉效果。
格角榫也有明榫与暗榫之别。古代家具多为明榫,明榫有个好处,可以用楔子填入榫卯接合处的空隙增加连接强度。而现代用机器加工,可以做的比较精密,通常做暗榫。
【方材丁字结合】
丁字结合广泛运用于横财和竖材的连接。
如桌案或大柜的枨子和腿足的连接,杌(wù)凳横枨以及床围子、桌几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都是方材丁字形接合的例子。
【粽角榫】
粽角榫—明榫
三个外露面中有一个面出头的粽角榫,出头部分也常被置于不容易看见的地方,如博古柜的顶部。
粽角榫—暗榫
明式方凳、案几等3个面都外露的角,则采用不出头的暗榫。
【抱肩榫】
抱肩榫是用在桌面、腿跟裙板之间连接的榫卯结构。
有束腰的方桌、条桌、方几、长条几多采用。
【攒边打槽装板】
攒边打槽装板是中国木器家具最重要的一个榫卯组合,古典家具中的桌面或凳面最常采用的结构。
薄板拼合加穿带,构成面心板。面心板装在四根边框组合后预留的空槽内,这种组合称为攒边打槽装板。这个组合实现了薄板当厚板使用。同时使木板受气候和干湿影响后的涨缩控制在边框开槽的空间内,不同季节施工,工匠会按照不同的比例预留涨缩缝隙。
这个组合的使用和推广使木材的科学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它不仅解决了木材涨缩所带来的影响,对木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也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技术。
【圆柱丁字形结合榫】
椅子管脚枨与凳椅的腿足相交处,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扶手和腿足的相交处等都可以看到圆柱丁字结合的例子。
圆柱丁字结合的造型比较简约,在新中式家具中经常被用到。
【挖烟袋锅】
又叫"椅类搭脑及扶手末端弯曲向下弯扣",不光有直角,还有斜角。
椅子扶手、靠背椅和木梳背椅的搭脑部分最为常用。
【楔钉榫】
又叫销钉榫,它在异位的来去榫中间横插一根方形的木销,使之无法脱开。
多用于圆型家具的边框组构,以及圈椅"月牙扶手"的拼接。
【裹腿枨】
两枨转角处相交将腿足缠裹。
多用于圆脚家具。如圈椅,圆脚茶水柜等。
【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结构】
这种结构在圈椅中比较常见,椅子腿足与扶手上下一体是比较考究的做法,整体强度高于比上下分为两截的结构。
【走马销】
走马销用在构件的暗处夹缝中,明处看不见。
比如罗汉床,用在围子与围子之间及侧面围子与床身之间,或者靠背扶手椅,用在扶手与座面及靠背与扶手间。
榫卯的合理运用和制作的精密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家具的结构是否严谨、牢固,影响到家具的使用寿命,更关系到家具的美观和艺术性。一件家具如果遍布钉眼,接合扭曲,都不能算一件"能用"的家具,艺术性和收藏价值更无从谈起。
这个不好拆卸的,毕竟有胶水粘合着。
在木工行业中,榫卯结构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靠且美观的方法来连接不同的木材构件。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我们可以创造出结实耐用的木制家具和建筑物。本文将介绍木工榫卯结构图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
榫卯连接是一种传统的木工连接方法,它通过在不同的木材构件上切割出凸凹形状,使它们可以相互嵌入并紧密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非常牢固,可以承受大量的重量和压力。榫卯连接不需要使用螺钉或胶水,因此能够保持木材的原始结构和美观外观。
要设计一个有效的榫卯结构图,有几个原则需要遵守:
榫卯连接广泛应用于木制家具和建筑结构中。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
榫卯连接具有许多优点,使其成为木工行业中常用的连接方法:
总结起来,榫卯结构图是一项在木工行业中至关重要的技能。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靠、耐久、美观且环保的木材连接方法。无论是制作家具还是建筑物,榫卯连接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通过掌握榫卯连接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技巧,我们可以创造出优质的木制产品,并为客户提供出色的木工服务。
暗榫卯结构图是一种古老而精巧的木工技艺,它能够将木材无需使用任何金属饰件、胶水或钉子进行连接,而呈现出极富美感和稳固性能的结构。
暗榫卯结构图的原理在于利用不同形状的榫(即凸出的部分)和卯(即凹入的部分)配合在一起实现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增加了木结构的稳定性,还赋予了整体构造一种独特的美感。
暗榫卯结构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它是木工技艺的杰作之一。在古代,这种结构图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器皿和船只等领域,为古代工匠们所钟爱。
古代建筑中的暗榫卯结构图,以其独特的连接方式和出色的稳定性,完美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木工技艺的精髓。无论是宫殿、庙宇、园林还是寺庙,暗榫卯结构图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暗榫卯结构图首先需要精选优质的木材,并依据设计图纸进行裁剪和加工。每一个榫和卯都需要非常精确的尺寸和形状,以保证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木工师傅通常使用各种传统木工工具,如手锯、刨子、凿子等,悉心地将榫和卯修整至理想的状态。他们的经验和技艺是制作出完美暗榫卯结构图的关键。
暗榫卯结构图具有许多优势,使其在现代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暗榫卯结构图在现代建筑、家具和艺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它被运用于木制楼层、悬挂梁、桌椅、书架等家具制作中,并且成为一种独特的设计元素。
暗榫卯结构图作为一项传统的木工技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精湛技艺,也彰显了木材本身的魅力。
在现代,暗榫卯结构图以其稳固性、美观性和环保性,为建筑和家具设计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可能性。它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木材构造的力量与美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你关于暗榫卯结构图的全面了解,并激发你对木工技艺的兴趣和探索。
在现代家居装修设计中,榻榻米榫卯结构图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钟爱的一种风格,它不仅能够为家居增添独特的日式风情,同时还能够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那么,什么是榻榻米榫卯结构图呢?如何运用它来打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榻榻米榫卯结构图,顾名思义,是指在榻榻米地板上运用榫卯结构的设计图。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质连接方式,它通过将木材的凸凹部分相互嵌入以实现牢固的连接。榫卯结构图通常包括榫头、卯口以及相关的承重构件。榫头是指凸起的部分,而卯口则是指凹陷的部分。
在榻榻米榫卯结构图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到一些仿古的元素,例如雕花装饰、木材质感等。这些元素不仅能够为空间增添一丝古朴的韵味,更能够突出榻榻米榫卯结构图所独有的特色。同时,在颜色的选择上,通常以浅色系为主,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榻榻米榫卯结构图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首先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榫卯结构的设计使得家具与地板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流畅,不仅节约了空间,还能够打造出整体统一感。其次,榻榻米榫卯结构图能够为居室增添一抹浓厚的日式风情。日本人崇尚简约、自然的居住方式,而榻榻米榫卯结构的特点正契合了这一理念。此外,榻榻米榫卯结构图还有助于提高居室的通风性和采光度,使空间更加宜人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榻榻米榫卯结构图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卧室,实际上它可以用于各个功能区域。比如在客厅中,可以将一个角落打造成榻榻米区域,供家人放松休息。在餐厅中,可以设计一个榻榻米餐桌,让就餐更加舒适。总之,无论是卧室、客厅还是餐厅,榻榻米榫卯结构图都能够为空间增添别样的魅力。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些榻榻米榫卯结构图的布局示范。首先是卧室区域的布局。可以选择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作为榻榻米的区域,搭配上简约而有质感的木质家具,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此外,可以利用榻榻米榫卯结构的特点,将床与储物柜等组合在一起,既可节约空间,又能够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
而在客厅区域的布局中,可以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角落,搭配上宽敞的榻榻米座椅以及咖啡桌,打造一个舒适的休闲区域。同时,可以在这个区域设置一些仿古的装饰品,与榻榻米榫卯结构图的风格相互呼应。
最后是餐厅区域的布局。可以选择一个靠窗的位置,打造一个榻榻米餐桌,让就餐变得更加舒适。榻榻米餐桌可以配上一些简约而美观的座椅,营造出宜人的用餐环境。此外,可以在餐桌周围放置一些绿植,增加居住空间的生机与灵气。
榻榻米榫卯结构图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装修设计风格,它能够为家居营造出浓厚的日式风情,同时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在榻榻米榫卯结构图的布局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空间的大小,合理安排卧室、客厅和餐厅等不同区域。通过选择合适的家具和装饰品,我们可以打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相信在这样一个空间中生活,会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温馨和自在。
全榫卯结构图是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中的瑰宝,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结构设计而闻名于世。它是中国木构建筑中一种优秀的榫卯接合方式,通过将构件准确无误地插入彼此之间的卯口,使建筑物获得了卓越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作为一项独特的木构建筑技艺,全榫卯结构图凭借其多样化的形式和出色的精度,使中国古代建筑物得以长期保存至今。它不仅在寺庙、宫殿和城墙等宏伟建筑中广泛应用,而且在家庭住宅和民居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全榫卯结构图的优势在于其稳固性和耐久性。通过准确匹配的榫卯接合方式,建筑物的构件能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结实的整体。这种连接方式既能够抵抗地震和其他外力的冲击,又能够有效地分散承重,增加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全榫卯结构图还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音性。由于卯口的准确设计和榫头与卯口的紧密结合,它能够有效地防止空气和噪音的传播,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
全榫卯结构图的构造方式是一项精密而复杂的工艺。它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工匠根据建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制作。
首先,设计师和工匠会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风格确定骨架的结构。然后,他们会通过绘制全榫卯结构图来确定木材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为每个卯口和榫头标注准确的位置。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木工工具和技术来加工和雕刻木材。工匠们需要准确地计算和测量,确保每个榫卯连接的精度和稳定性。
最后,在建筑现场,工匠们会将经过加工的木材组装成整体,将榫头准确地插入相应的卯口中。他们会使用锤子和木榫等工具来调整和安装构件,直到达到理想的连接效果。
全榫卯结构图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工艺,正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任务。由于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革新,全榫卯结构图的使用逐渐减少,许多工匠的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首先,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传统木构建筑工艺的保护力度,鼓励研究和学习,以便将其运用于现代建筑中。
其次,传统木构建筑工艺的传承需要得到重视。年轻一代应该有机会学习这项古老而珍贵的技艺,并有机会与经验丰富的工匠一起工作,以便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
最后,全榫卯结构图的应用范围也应得到拓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全榫卯结构图的精髓,将其与现代材料和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耐久、节能和环保的建筑。
全榫卯结构图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杰作,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巅峰之作。它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结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宝贵的一笔。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全榫卯结构图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通过积极的传承与创新,让它在现代建筑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