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管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2、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3、 圆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4、 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
5、 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6、 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
7、 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0.015
8、 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
9、 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10、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
11、钢板:每㎡重量=7.85×厚度
12、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13、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14、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5、有色金属密度:紫铜板8.9 黄铜板8.5 锌板7.2 铅板11.37
16、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密度×厚度
17、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
18、不等边角钢 : 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19、工字钢 :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20、槽钢: 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1,烫伤的水泡,不要把皮掀掉,从低位扎眼或剪一小口,挤放出里面的水液即可,这样,创面不容易感染,老皮很快干燥贴覆于创面之上,待下面长出新皮,老皮自会脱落。
2、烫伤初期,渗液很多,此时最好用植物油调药粉换药(透气,利于液体外渗)。我自己感觉比用油脂软膏干燥愈合的要快。面积小的最好暴露,不必包扎,面积大的敷料也不宜过厚。
3,面积较大的烫伤,在用油调药粉换药时,可用纱布块浸透药膏贴覆在创面上,这样下次换药时可以很容易就揭掉,创面也比较好清理。
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净含量是一样重的,但是,他们占的体积相差巨大。 如果把一斤棉花和一斤铁放在天平上,会发现,其实是一斤铁重。因为,铁体积小,F=PVG,浮力=密度*体积*重力 很明显,如果不算空气,铁的密度*体积和棉花的密度*体积是一样的,都是一斤。 但是,要算空气!所以,棉花体积比铁体积大许多,因此,他受到的空气浮力比铁大很多! 而且!题目问的是“谁重”而不是谁的“质量”大!因此,问的其实是重量而非质量。 因此,铁比棉花重!
吸氧腐蚀:金属在酸性很弱或中性溶液里,空气里的氧气溶解于金属表面水膜中而发生的电化腐蚀,叫吸氧腐蚀。
例如钢铁在接近中性的潮湿的空气中腐蚀属于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Fe):Fe - 2e = Fe2+
正极(C):2H2O + O2 + 4e = 4OH-
钢铁等金属的电化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电化腐蚀时放出氢气,这种腐蚀叫做析氢腐蚀。
在钢铁制品中一般都含有碳。在潮湿空气中,钢铁表面会吸附水汽而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中溶有二氧化碳后就变成一种电解质溶液,使水里的H+增多。是就构成无数个以铁为负极、碳为正极、酸性水膜为电解质溶液的微小原电池.这些原电池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负极(铁):铁被氧化Fe-2e=Fe2+;
正极(碳):溶液中的H+被还原2H++2e=H2↑
这样就形成无数的微小原电池。最后氢气在碳的表面放出,铁被腐蚀,所以叫析氢腐蚀。
铝和铁常规的电焊的方法采用普通电焊条是不可以焊接在一起的,却可以在一定的焊接结构和焊接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低温火焰焊接的方法焊接。
为什么常规的电焊的方法采用电焊条焊接不了铝和铁呢?
1、铝和铁的物理性能相差太多
铝为银白色轻金属。相对密度2.70,熔点660℃。铁熔点1538℃,要想两者熔合在一起,等铁化了,铝已经是塌陷了。
2)铝和铁的互熔性的脆性差。
两者在都熔化成型在一起的过渡层脆性差,没有抗拉强度,更别说剪切力,所以这样的通过强制高温熔化在一起成型却没有强度的是没有意义的链接。
解决铝和铁的焊接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或者焊接要求下呢?
1)需要采用低温火焰焊接
解决铝铁异种金属焊接的可以用低温火焰焊接,材料选配适合铝铁焊接的WEWELDING Q303B的焊丝,采用火焰钎焊焊接,也就是成型是钎焊的焊层,有一定强度和耐压能力。
2)需要在一定的焊接要求的前提下
焊接的铝铁异种金属不能是重要的受机械力的前提下使用,因为铝铁焊接采用的是低温钎焊,强度较之常规的电焊来说要差一些,所以不可以用于重要的承载受力部位。
3)焊接结构上最好是将铝铁采用搭接或者套接的方式焊接
铝铁焊接的时候,因为是低温焊接,不如电焊的剪切力强,所以要避开这种剪切力不足的问题,所以结构设计上就要设计成插接,套接,搭接,这样结构设计的装配强度就可以保证一定的剪切力,而抗拉强度则还是可以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可以达到10公斤左右每平方毫米的抗拉强度。